close

烏托邦(Utopia)原本是托馬斯·摩爾以拉丁語寫成的一部書,該書全名為《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》,約於1516 年出版。烏托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:ou是沒有的意思,另一個說法是eu是好的意思,topos是地方的意思,合在一起是「沒有的地方」或「好地方」的意思,是一種理想國,並非一個真實的國家,而是一個虛構的國度,有着至美的一切,沒有糾紛。

今天烏托邦往往有一個更加廣泛的意義。它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象的、理想的社會。有時它也被用來描寫今天社會試圖將某些理論變成實現的嘗試。往往烏托邦也被用來表示某些好的,但是無法實現的(或幾乎無法實現的)建議。

廣義的烏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實際的,但一般來說這個詞更強調樂觀的、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。

 

反烏托邦(又稱反面烏托邦、敵托邦或廢托邦;英文:dystopia,又作cacotopia、kakotopia或anti-utopia)是一種文學類型,尤其是科幻文學中的一種文學體裁和流派。

反烏托邦主義反映的是與理想社會相反的,一種極端惡劣的社會最終形態。這種社會表面上充滿和平,但內在卻充斥着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,如階級矛盾,資源緊缺,犯罪,迫害等,刻畫出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。

某些作品描述的反烏托邦社會中,物質文明泛濫並高於精神文明,精神依賴於及受控於物質,人類的精神在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並沒有真正的自由。

這一類小說通常是敘述技術的泛濫,在表面上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,而本質上掩飾着虛弱空洞的精神世界。人被關在親自製造的鋼筋水泥牢籠里,這裡陰暗冰冷、精神壓抑。在這種生存狀態下,物質浪費蔓延,道德淪喪,民主受壓迫(或以另類方法製造「民主」),等級制度橫行,自殺風氣橫行…。故事表達方法主要是透過一些變數,如人工智能背叛人類,「野人」被帶進文化世界等,令主角明白到人類文明在高科技牢籠中僵化、腐化,走向毀滅,再而作出自我的選擇。

反烏托邦主義的代表作是1932年英國赫胥黎著作的《美麗新世界》,英國喬治·奧威爾的《動物莊園》和《一九八四》,以及俄國扎米亞京的《我們》(亦有翻作反烏托邦及其他)。

不過這類小說並不都是宣揚消極意義。阿西莫夫著的《鋼穴》則描寫的是在人與人工智能矛盾的大環境下,人渴望人性自由並化解人機矛盾,建立人機合作的典範。而第五元素 (1997年電影)則以正面的態度看待稠密的未來都市,看成是充滿了活力和生命的境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iephilo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